Friday, June 26, 2015

政大資科系友專訪--戴志華

學士88級戴志華學姊專訪


現職

國立台北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助理教授

學歷

● 國立台灣大學 - 電機工程博士
● 國立政治大學 - 資訊工程學士


Q:請問學姊當初怎麼在就業與升學中做選擇?
其實我從小就想當老師,不過真的讓我選擇走學術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我在大二的暑假去Skysoft Intern,接觸之後就大概知道在業界上班是什麼樣的環境及生活,比較之後,我感覺比較喜歡學校,因為比較單純。另一個原因是大三做專題的時候,覺得滿有興趣的,我可以從思考解題中獲得成就感。這樣一推一拉,便覺得有機會當大學老師也不錯,其實也沒想太多,就決定先嘗試看看。

Q:如果有學弟妹也想當教授或走學術路線,學姊覺得有哪些特質的人是適合的?
我覺得喜歡研究問題的、喜歡寫作的、喜歡靜態活動的人都很適合。學術界和業界相比之下還是比較單純,如果追求的是單純的話,相對可以很單純很多,因為本質就是研究和上課。

Q:學姊當初為何跳過碩士直接拿到了博士學位?
在臺大電機碩士唸了一年之後,如果成績夠好就可以選擇直升博士。那時候想說既然喜歡做研究,不如直接拿博士。

Q:請問學姊認為資科系有哪門課或是老師影響最深?對「學用落差」有什麼樣的想法?
我一直覺得政大資科系是很棒的系,小巧精實,所以我很難去指認是哪門課或老師對我影響最深,因為回頭來看,陸陸續續在不同面向,各個老師及課程都帶給我很大的收穫,或許是知識,或許是待人處世,或許是某種思想,只是當時或許沒察覺。舉例來說,當初我大一時候學得零零散散的離散數學跟機率統計,那時候也不覺得學這些有什麼用處,但現在幾乎天天跟這些理論打交道,自己做的研究、看的論文、教授的課程很多都有相關。所以我現在很可以體會學生常常會有「學用落差」的錯覺,但我要說,這些東西是基礎,是全世界資訊領域都列為基礎必修的知識,而這些知識的價值,沒有走到一定程度是不會知道的,對學生而言就比較容易產生為什麼要學這些的疑慮。這部份可能就要請學生們先相信,每堂課的存在都一定有它的理由及目的,而我們不能等到我們要用的時候才去學,那就來不及了,因為知識需要時間的累積,需要一步一步慢慢來;反過來說,如果你沒學過這些,那麼你遇到的時候也認不出來。

Q:大三大四的專題是否帶給妳什麼收穫?
專題給我很多各式各樣的收穫,包括怎麼念論文、怎麼寫書面報告、怎麼做口頭報告,並且回頭檢視過去幾年到底學了什麼東西、會不會使用、甚至是哪些部分已經還給老師了等等,更多的是去習慣問為什麼、去習慣思考事情的脈絡,我本來就是一個會在學習上去思考某個環節為什麼是這樣設計的人,可是透過專題就更進一步發現某些部分的思考還可以再加強。

Q:學姊出國過一段時間,國外生活是否帶給妳什麼影響?
對我最大的影響是眼界更開闊、心態上更成熟。我這樣說吧,以我自己當老師之後的觀察,以及我出過國前、後我自己對自己的觀察,我覺得都有同樣的問題:台灣的學生在各方面上,容易把老師當成父母的延伸,在態度上就不是那麼慎重、有些依賴。比方說,我們在老師上課的時候,可能會打瞌睡、開小差、吃東西、傳紙條,可是在國外的研究所,他們唸書就真的很認真,上課就是上課,不會出現其他行為。國內外學生在問老師問題的心態也不一樣:台灣學生在問問題時,比較容易把問題直接丟給老師,期待老師對於他聽不懂的部分從頭到尾直接再解釋一次,學生很少有思辨的過程,因為學生會覺得“你是老師你就應該回答我的問題”;可是國外不是,國外的學生有一種“不能浪費老師時間”的意識,所以在開口問問題之前,一定是有做過功課,舉凡他想過什麼樣的方法、覺得什麼問題該怎麼處理,之後,才請教老師,因此常常能跟老師就問題進行深入的“討論”。對於老師交代下來的事情,兩邊學生處理的心態和態度也不一樣:台灣的學生比較偏向“好,我想到了就會去做”,而國外的學生會比較認真對待,會主動交代自己哪時候可以把事情完成,或再次確認老師是不是這個意思、這樣處理老師覺得洽不洽當等等。這些都是態度成不成熟的表現,所以,在國外老師和學生的關係就比較像正常的社交關係,而台灣的氣氛和環境比較把老師當成父母的延伸,會期望老師補足父母做不好的部分,甚至包含生活及心靈上的照料等等。

Q:是否建議學弟妹出國讀書?
有機會的話請一定要出國看看,就算沒機會出國念書,出國短期打工、參加國際活動也可以,大概只要一、兩個月,整個人就會成熟很多。

Q:為什麼沒有選擇留在國外?
留在國外要考量的因素很多,例如家人的狀況、工作的發展、後半生的規劃等等,每個人的選擇不一樣。我當時是因為我關注的人在國內,那我就選擇回到國內。有得有失,這是大家要自己思考衡量的,沒有說哪邊一定比較好。

Q:學姊從學生變成老師之後,有沒有甚麼感觸?以老師這個身份會想提醒學弟妹什麼?
台灣的環境其實對學生相當友善,學費和國外相比也很便宜,可惜這反而造成學生不珍惜這樣的教育資源,是相當令人惋惜的事情。在我自己當老師之前,我就已經察覺其實台灣的老師,在各方面,包括課程、生活、人生輔導上,都對學生付出了相當多心力,在我當老師之後,我就更想跟同學說“老師們也是需要學生正面的回饋,才能越教越有熱忱!”。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報章雜誌批評現在台灣教育的上課方式都是由老師講授顯得太呆版無趣,希望老師們可以改變上課方式。可是,如果每次課程活動中,同學們玩手機的玩手機、睡覺的睡覺、保持沉默地繼續保持沉默,那老師總不可能讓整堂課幾十分鐘都僵在那裡,結果老師也只能自己繼續講課,這樣就回到了現在的上課方式了。所以我要說,教學的過程其實一直都是互相的,好的教學,不能只有老師的付出,也需要同學們積極的參與。我想我們的教育沒有從小培養積極的學習態度和習慣,這是比較可惜的,但大學生了,記得要主動一點。

Q:在有了社會經歷之後,如果回到大學生活,有什麼能力是妳覺得可以提早準備或適合在大學這個環境培養的?
我覺得在問『該提早準備什麼樣的能力?』之前,應該先問『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因為要先確認目標,才能知道該培養什麼能力。台灣現在的情況比較像是,你說得出你喜歡吃什麼、穿什麼,可是問到你喜歡怎麼樣的工作,大部分的人卻都說不出個所以然,所以,資科系可能有一半的學生是因為父母叫他念資科系,而他自己也搞不清楚有沒有興趣,結果就是沒有學習的動力,就更別提培養什麼能力了。所以,比較鼓勵學弟妹的是,在時間管理調配允許之下,盡量做各方面的嘗試,找出自己成長的動力。

Q:想給政大資科系的學弟妹的建議。

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就對了。不要在上課睡覺、不要熬夜打電動、該認真的時候認真、該玩的時候玩、該打電動的時候打電動、該談戀愛的時候談戀愛,這樣就很好了。這不容易,我也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