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21, 2014

政大資科系友專訪--游宗翰


碩士88級游宗翰學長專訪


現職:                                                          
愛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PEVO)產品規劃部經理


學歷:
政大資科系
政大資科所






Q1請學長您描述下研究所畢業後的經歷嗎 ?

畢業後,我先到國防役,國防役結束後就因朋友的介紹下投履歷進到了PChome。當時PChome 正代理已經很成功的Skype在台灣推廣,當時台灣的Skype使用者人數,在全球是排名前幾的。當時我們團隊也研發一些與Skype搭配的硬體通訊設備。後來PChome決定把重心放在電子商務,我們團隊也就這樣分割出來了。經過的不斷的轉型誤打誤撞進到了美國教育市場。我們主要是在做改善美國教育環境的軟、硬體工具。我與公司這幾年經歷個各種風浪一直到了現在。

Q2請問學長當時為什麼會選擇到國防役?

對於未來可能待在科技業的資科人來說,當完兵很難保有資科領域的優勢,在這變化與進展極為快速的領域來說,一兩年後的世界一切都不一樣了。當初在大學四年學到的知識技術,如果沒持續進修的話是沒辦法應付這一切變化的。當時我認為國防役可以工作並抵兵役,進而體會學到一些企業上的經驗。

Q3請問學長認爲資科系哪一門課或是老師影響你最深?

影響我深的是我的專題和研究所老師,李蔡彥老師。影響最大的課程是比較基礎的課程像是資料結構,演算法和陳恭老師兩年才開一次的Compiler,這些課程對於未來解決問題非常有幫助

Q4請問學長這一路走來有沒有碰到比較難處理的問題?

我個人會比較少,但和公司一起倒是蠻多的。公司不再研發Skype相關產品後,我們有很多很好的想法,但是有點可惜的是我們公司沒能把握住一些機會,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是小公司沒太多資源搶下市場,就被人領先了。最有印象的例子即是"數位相框"這個市場。從最基本的讀取記憶卡去播放照片,到比較進階的電腦以無線技術傳遞來播放照片的設計,雖然我們後期還是有把產品推出來,但市場上早已充斥這類產品了,而錯失良機。雖然後來公司不斷的轉型,當中也碰了不少壁,最後才到了美國教育市場,過程中,我們也試著以php去建構自己的購物網站,提供產品銷售的平台。

Q5請學長描述下現在工作一天的生活。

因為我最近一兩個月才換到產品規劃部,所以工作生活和以往大不相同,現在的工作常常會需要跟其他部門主管同事開會討論新產品的方向和雛形。我們很注重設計,過去幾年來也有得到一些設計大獎,其實設計跟功能有很大的相關性。我們老闆常說: 「設計不是爲了好看,而是爲了讓使用者有更好的使用經驗。」我現在做的就是把產品的功能先定義好,因爲這會影響到設計的樣式,也會影響到研究開發部的開發規模與進度。

Q6請問學長為什麼會規劃轉任到產品規劃部。

我會轉任到產品規劃部,因爲做研究開發需要有一股很大的熱情,我在此領域也待了8年多了,但主因還是不打算一輩子寫程式,且加上年紀大了寫不贏精力充沛的年輕人,進而規劃去轉往不同的領域。比較不一樣的是可以參與比較多工業設計(Industry Design)的討論,與工作夥伴們共同激發想法。


Q7請問學長認爲資科系畢業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

主要還是取決於學生興趣在哪裏,我一些朋友資科畢業後也去當和資科毫無關係的職業。以資科系的學生來說,重點還是把基礎能力培養好,它們對於未來解決問題的思路及方向非常有幫助。同時也要好好把握大三大四的專題。

Q8請問學長對於是否念研究所有什麼看法?

很現實的,現在研究所畢業的滿街都是。同樣沒工作經驗來說,大學學歷實在很難勝過碩士學歷。研究所對於自己解決問題的訓練非常大,那是在業界非常需要具備的一個能力。但我也鼓勵,如果大學畢業就有理想且不錯的工作,那其實不排斥先到職場闖蕩個幾年再考慮是否要念研究所。

Q9如果學長有機會回大學會有什麼不一樣的大學生活?

我會多參加一些社團活動,且修一些比較特別的通識課,或是到其他科系修些有興趣的課程,了解其他不同科系的思考方式。還有就是把英文學好,英文真的很重要,在互聯網的時代,視野不能只局限在這個小島上,英文是一個與外商及新科技知識接觸很好的工具。尤其是科技這個領域的第一手資訊,更都是主要以英文來呈現的。

Tuesday, March 18, 2014

政大資科系友專訪--黃俊傑

碩士94級黃俊傑學長專訪


現職
創意引晴(Funwish)CEO                                                                           

學歷
政大廣告系
政大資科所






Q1描述一下畢業後的經歷。
畢業後在師大張俊彥教授底下當任專任研究助理。他是我的碩士論文的兩個指導教授之一,因爲我研究的題目是跨Computer science Creativity 還有和教育有關三個領域。之後就去當兵,當兵回來後就繼續在碩二創立的工作室工作,從工作室到成爲股份有限公司大約五六年。

Q2請問當初傳院畢業後爲什麽會選擇念資科所?
在傳院時,有很多創作是需要用到一些電腦軟體及多媒體的。但這些軟體都只侷限在視覺上的表現,如果要做到人機互動的話,就需要碰到程式語言了,所以當時我會想瞭解更多關於電腦的運作,這樣才能讓我的想法及作品可以與人互動。當時我對HCI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非常有興趣,所以我選擇念資科所。

Q3談談學長爲什麽會選擇畢業後會選擇創業這條路?
其實我是在畢業前就創業了。我在19歲開始工作,如:電腦講師,當多媒體設計師,當網站開發工程師等等,進過大大小小數十間公司,我發現這些公司只能當個小小的螺絲釘,所做的東西要呈現到使用者前有着非常遙遠的距離。還有就是,如果有一些想法及有趣的事情是沒有機會去嘗試的。因爲我非常在意創作,我想更主導那些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及發揮的舞臺。即使創業再辛苦及需要忍受一般人不需要忍受的事情和風險,我還是選擇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Q4學長在創業初期時間是怎樣安排的?
當時算是蠟燭兩頭燒啦。我有學業及事業要兼顧,當時我一邊去向客戶提案,一邊去與教授討論實驗與論文。同時也在海外發表了蠻多的論文,因爲能增加自己的國際視野,對自我成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除了睡覺外都在忙研究與工作。畢業後就比較單純的創業。
Q5學長在創業的時候就有自己的團隊嗎?是怎樣認識他們的?
一開始都是找一起工作過的同事及朋友聊創業。但大部分人都比較傾向與保守。所以一開始只有我一個創辦人,之後的成員都是從網絡上找來的,如:ptt,104平台。
Q6學長一路走來有沒有遇到什麽重大的挫折?
最麻煩的應該是人事問題。大公司的問題在於制度上的僵化,員工彼此間勾心鬥角。小公司則是聘不到好的人才,即使有與大公司同樣的待遇。原因在於小公司的穩定性及風險問題。我有很多同學都去了HTC,華碩和一些硬體公司,因爲隨隨便便就年薪破百了。這一兩年對於加入新創公司比較好了,較有這樣的風氣了。在五六年前這風氣不盛,這對創業者是一個很大巨大的挑戰。

Q7學長認為在資科系畢業前需要具備怎樣的能力?
兩個層面來說:
一,工作能力。不管是不是資科系,需要可以團隊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對工作環境的瞭解。最好的方法是透過實習與打工。對於沒工作經驗的人來說,是沒辦法融入公司的運作的。但只要透過有人帶與教導,就可以慢慢的融入了。這是學生可以去成長跟學習的。而不是的一味呆在實驗室寫好論文。
二,在專業知識方面。建議在資料結構跟演算法上好好加強。要挑一個語言好好的專研下去。我面試過很多各個學校的大學生,都表示會寫CJAVA ,但都沒碰過Open Source Github的東西。都僅此於課堂上的作業。只會寫課堂上的作業,那不叫會寫程式。
Q8如果回到大學時候,學長再會怎樣安排時間?
我會想要去瞭解其他的科系,到了社會發現自己知道的東西實在太少了。以經營一家公司而言,需要用到各式各樣的知識。其他學院的科目是非常值得去瞭解的,相較於有一些必修其實是很浪費時間的。我曾經是應數系及廣告系的,我發現不同學院間思考問題的角度是完全不一樣的。不管你是什麼科系的學生,建議去嘗試跨領域。到了社會就沒有太多機會可以去看不一樣的東西了,大學時專業技術與知識是要靠自己培養的,大學是個很好發展多元知識、多元智慧及能力的舞臺。

Q9學長對政大資科系有什麽建議和推薦的書嗎?
談到Computer Science,沒有人會想到政大,這是我們的劣勢也是我們的優勢。優勢在於我們有很多能和人文學科,傳播學院及商學院合作的機會。這時代是跨領域的時代,只有這樣才能做出不一樣的東西,這要看同學有沒有興趣往外拓展了。除了專研自己專業能力知識外,嘗試去和各領域的知識及人跨界合作,這是可以去思考的。有太多書是值得去看的,不管什麼書,多去看就行了。

Q10對想要創業年輕的朋友的建議?

建議先工作兩三年。因爲工作能帶給你一些討厭的地方及學習成長的機會,畢竟創業也只是一條路,其中百分之九十都會失敗。剛畢業的學生沒有經驗,資金,人脈及技術,要創業是非常困難的。工作可以累積以上的東西,也更瞭解產業要的是什麼,所以我不建議一畢業就創業。我覺得最好念到研究所,但不是一畢業就馬上就念,先工作一陣子,可能還會選擇念不同的所。研究所能學習到把一件事情從頭到尾都思考清楚及瞭解其中的脈絡,這對工作的能力是有幫助的,不只是履歷或者是薪水上的提升。



恭喜
台灣圖像識別雲端服務 Viscovery 獲 A 輪投資 500 萬美元

Monday, March 03, 2014

政大資科系友專訪--丘祐瑋



91級丘祐瑋學長專訪


現職
Cofounder, Chairman at NumerInfo

經歷
Engineer at Trend Micro
Software Engineer at Cobrasonic
Research Assistant at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學歷
Concordia Middle School 



Q1:談談當初在政大資訊科學系畢業後,是選擇繼續升學或是就業?再做決定的時候,有什麼樣的考量?
A1:因為我的父母都是公教人員,受到家庭的影響,一開始的志向是當學校教授。由於當時本身已對巨量資料探勘相當有興趣,生物資訊亦是一個可以結合巨量資料與資料探勘的研究課題,能讓我發揮所長。所以我在大學時即設定自己的職涯規劃,立定於大學專題即從事生物資訊相關研究,研究所則前往陽明生物醫學資訊所就讀,博士班則希望出國進修,然後歸國當教授。不過事與願違,目前的職捱已與當初的生捱規劃相去甚遠。

Q2:談談為何會從資訊工程相關科系轉換跑道至生物資訊研究所?
A2:我是一個常會為自己設立目標的人,每年都會設定未來數年的規劃。因為當時的志向是於生物資訊的學術領域深造,並規劃好畢業之後的走向。於是大學專題便以生物資訊為主題,研究所則攻讀陽明生物醫學資訊所,然後計畫博士班再出國進修,希望最後能歸國從事教職。所以才在畢業後就轉換跑道至陽明生物醫學資訊研究所。

Q3:談談為何在陽明大學就學期間,突然跑到美國去就讀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
A3:2006年要從政治大學畢業那一年,我就注意到一個計畫,學海飛颺計畫,是補助學生出國當交換學生的計畫。不過當年因為發現該計畫時已太晚,所以錯過了申請日,後來到了陽明生物醫學資訊所時,一直謹記此事。終於到2007年年初時,我便在陽明大學申請了該計畫,剛好當時我的指導教授也要出國當交換學者,所以我便跟老師提議,是否能去其他學校當交換學生。而剛好當時我的親戚住離加州理工學院很近,為了能省些生活費我就前往該校當交換學生,拓展視野。
值得一提的一點是,當初在申請的時候,除了我只外只有兩個人投該計畫。其實學校有很多計畫跟補助案都是如此,資源很多,但是學生們都不知道,也不會去申請,所以通常有符合資格(例如: 英檢證書)的話,多半申請上皆會相當順利。

Q4:談談自己出國前後的變化,及自身在美國求學之間的趣事?
A4:
  我當交換學生時間長達八個月,出國影響我最大的是帶給我不同的視野。尤其因為加州理工學院培養了多位的諾貝爾獎得主,所以老師會於課堂上鼓勵學生去拿諾貝爾獎,這是在台灣相當難聽聞的。
  而那裡的學生相當優秀,去念的台灣人多半都是建中、北一女畢業,於學生時代就是奧林匹亞競賽的常勝軍,之後大多也都從台大電機畢業,所以在那邊的台灣學生很多在出國前就已經相當熟識了。去那邊的大陸學生也都是尖子(頂尖的人),多半是來自北京大學抑或是清華大學,放眼所及都是該國菁英,令人相當震撼。當然他們厲害的程度不僅只有學歷上的成就,做學問的態度也令人欽佩,例如,該校學生會挑戰所有聽到的理論,對任何聽到的理論都懷抱疑問,連我們覺得稀鬆平常的的機率原理,都常會有人在課堂上跟老師理論半天,這種狀況在東方社會相當少見。

  在那邊的課業相當繁重,據說平均一個作業聽說要花十七個小時才能做完。但評量的方法相當有趣。他們的期中跟期末考試是採榮譽制,讓你可以帶回家寫,相信學生回家後不會作弊去查正確答案。但有趣的是,很多時候考卷上的題目是來自於連助教都想不透的題目,因此出成考試題目,看是否有些奇才靈光一現,寫考卷的同時就幫助教解惑了。
  在美國求學期間的趣事:比如跟朋友兩人開車去拉斯維加斯,回來時經過亞利桑那州,路途中150miles都看不見一盞路燈,讓開車的人相當緊張,雖然與我同行的朋友是省話一哥,但在那種緊繃氣氛,他為了消除緊張,一直說話,讓我見識到他話最多的一天;另外,那時還有流連在Pasadena去找費曼以前常待的脫衣酒吧,不過很可惜沒找到;另外,由於去美國的時候是個窮學生,因此我控制一天的花費在八美元左右,離開美國時甚至連牛排都沒吃過。有時為了能快速賺外快,常常跑去心理系的實驗室,當實驗的白老鼠,每次實驗約可以拿到二十到五十美金之間不等的價錢,增添不少生活經費。

Q5:談談自己在大學期間的內容,比如社團或是系隊等等?
A5:社團主要是參加嘉雲會;系上的話,曾當過班代跟新生宿營的隊輔;除了主修以外,有雙修英文跟日文輔系,不過日文我只修了一個學期就退掉了,但修英文輔系時很快樂,可以體會到班上只有一個男生的快感。

Q6:在大學就讀期間,有哪些必修是較為擅長的?
A6:資訊科學系的課,我自身沒有修得很好,那時我想我並沒有開竅,我只有演算法、資料結構這類的課,表現得特別好,那時的我是喜歡的科目分數很好,而不太喜歡的科目,分數就普普通通,算是比較偏才型的人。當時主要的興趣還是在資料探勘與演算法上,不過剛畢業時,這些專長相較其他專業(例如:行動通訊)較不值錢,直到近幾年資料科學的議題爆紅,而剛好我一直也專注於這個領域的發展,也因為如此,跟我同樣有相當資料處理與分析經驗的人在業界就偏少。

Q7:談談學長歸國及畢業後的就業歷程?
A7:
  歸國時是因為看到當時國外的景氣並不好,那時金融海嘯剛爆發,貝爾斯登與雷曼相繼倒閉。另外,少子化的影響,流浪教師變多,大學教職也相對難覓,多半要當四年以上的postdoc(博士後),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仔細盤算以後,發現投資報酬率太低,也就因此放棄了原先於學校任教的目標,打算回國先當兵,然後開始找工作。
  但是剛當完兵後,仍在金融海嘯中,那時好的工作相對較少,多數人還在放無薪假。而因為生物資訊的專業,原先想前往國內一家有規模的生技公司擔任生物資訊分析員,雖然當時順利的應徵上該工作,但他們卻問我要不要改當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網管),並說MIS的薪水比分析員多五千。在發現自己的專業這麼不值錢的情況下,毅然決然地放棄了這個職缺
後來輾轉應徵到幾份工作,不過錄取的公司多半為中小型企業,雖然當時也有順利應徵上新加坡的軟體公司,卻因為家庭因素而不克前往。後來於前往庫柏資訊面試時,因為該公司的技術長說是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系畢業的學長,感覺相當有緣,外加他出的考試題目相當難,是我少數幾家沒有完全答出來的,另我覺得該公司具有相當的技術深度,在緣分跟技術深度的考量下,所以第一份工作就選擇去庫柏做資料庫工程師。
  而後經兩年半的歷練以後,因為嚮往大公司的規模跟制度,便轉換跑道至趨勢科技工作,趨勢科技是一家極為優質的軟體公司,工程師的福利相當優渥,上班不用打卡,又有一塊錢飲料可以享用,最重要的是有許多訓練課程,跟社團活動。而在那邊的工作主要是負責建構全球客戶的商業智慧(Business Intelligence)與客戶關係管理系統(CRM)
  原先在趨勢的工作也相當穩定,隨後出來創業卻是完全是個偶然,當初原本只是與幾個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想於閒暇時間做些軟體服務,剛好看到雲端運算協會剛好有舉辦競賽,只要進複賽就有五萬元獎金,當處只抱著這筆獎金不拿白不拿的心態參加競賽。但初賽結束後後,竟然有兩家ISP(電信業者),對我們的作品有興趣。因此基於三點考量:第一,年紀在三十歲以下,第二,就是有一起拚事業的夥伴;第三,有電信公司願意做我們的企業導師。我跟我的夥伴毅然決然放下手邊原有的工作,選擇創業!

Q8:談談創業後所面臨的問題與考驗及自家公司的優勢?
A8:每天都有問題跟考驗,雖然我們目前運作的算是剛上軌道,開始有許多廠商願意與我們合作。
自家的公司優勢在於:我們是少數純做巨量資料分析的公司,這是其他家相對無法提供的服務,尤其我的兩個合夥人是數學背景出身的,他們懂得發揮他們的數學優勢去解決各類分析與最佳化問題,這種人才兩岸三地都相當難找,因為做數理統計的通常不會投身資訊領域,而做資訊領域的人多半不懂數理統計。也因此我們能在眾多的軟體公司中做出差異化的定位。

Q9:談談現在學生最大的問題為何?
A9:現在學生多半沒有被啟發獨立思考跟主動學習的能力,但這卻是他們於學校教育中最應該被教授的能力。不是說專業能力不重要,而是因為現在技術變化太快,今天在學校所學的,很可能五年後落伍了。學生若沒有獨立思考跟主動學習的能力,很容易會被日新月異的技術淘汰了。現在的教育資源比以前已經普及許多,現在只要上網,隨時都可以觀看courseraedxudacity等線上課程,但即使上面教得再好,還是需要學生去去主動學習才有用。

Q10:談談目前對於政治大學的看法?
A10:政大是個好地方,有很多理工以外的知識可以學習,像是商業、法律方面的課都相當受用,不過重點還是在要學生能自動自發去主動學習。除了上課以外,多跟其他系的學生,社團交流也相當重要,因為自己生活圈以外的人交流,才有助於拓展視野。


Q11:給政大資訊科學系學弟妹的建議?
A11:分為心法跟技法,心法就是:「要積極」,套用一句話:「只要你敢,世界就是你的」,而技法就是,英文很重要,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可以去考些英文檢定的證書,另外數學跟演算法這種基本功要加強。除了學校課業以外,如果行有餘力,請多去外面公司實習,或參加OPEN SOURCE GROUP,比如TAIWAN R USER GROUPML/DM MondayTaipei.py or rails Tuesday等等,才能幫助你更能掌握未來的生涯規劃。